抢夺科技先声:数字人民币试水
与21世纪泛滥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同,法定数字货币被认为是唯一的现金终结者,因为其拥有中央银行背书的无限法偿性,在其应用探索的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货币体系之变
文|《财经》记者 张威
编辑|袁满
21世纪20年代,在金融数字化浪潮下,人民币踏上从纸币向数字货币变身的新征程。老百姓手中的纸币逐步变身成手机中的电子符号。
这种复杂的技术被简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起已研究了近七年,其更为完整的字面意思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与21世纪泛滥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同,DCEP被认为是唯一的现金终结者,因为其拥有中央银行背书的无限法偿性,在其应用探索的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货币体系之变。
最新公布的2021年5月金融数据显示,社会中流通的现金(M0)还在同比增长,而数字人民币的目标是实现对M0的替代。
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追赶之路不同,在全球数字货币探究的道路上,数字人民币已经抢跑。
2017年春节前夕,中国央行通过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进行了数字货币测试;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等城市首批试点;2020年国庆节前后,数字人民币在深圳首次面向公众测试……
数字人民币的每一步进展都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人甚至认为,其将重新构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理性的业界人士则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实力,并非仅凭技术更新。但在数字金融的角逐赛道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忽视新货币形态的战略意义。
数字化浪潮下的中国速度
最早吸引人们关注的数字货币并非法定数字货币,而是民间“挖矿”兴起的比特币。2013年,比特币在这一年的前四个月以每个月翻倍的价格生长,从1月初的13.16美元/枚,增长到4月的266美元/枚。
彼时,民间虚拟货币的快速升值引起了全球主权货币国家的注意,各国货币当局开始重点研发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希望透过这项技术能够看到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雏形。
在科技浪潮之下,区块链技术迅速走红,在全球市场上成为继互联网后的又一热点。一时间,金融机构和IT企业纷纷投入到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和研发中。
2015年初,美联储明确公布其更新货币发行系统的意图,次年英国央行和荷兰央行则发布了国家发行数字货币的白皮书。
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布局引起了中国货币当局的高度关注。中国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开始低调展开,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团队,三年后(2017年)低调挂牌,现任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曾出任首任所长。
2021年4月,姚前撰文指出,可以这样说,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实验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展开的。但时至今日,CBDC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依然存有争议,一种典型的观点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存在冲突,因此不建议CBDC采用该技术。
不过,姚前也表示,区块链作为一种可能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新兴技术,对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而言,有助于实现分布式运营,同时并不会影响集中管理。
中国早在“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就提出要重视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一道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在2016年开始提速,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的目标。
科技浪潮之下,巨头们亦积极参与。
对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必要性,周小川的逻辑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货币从来都是伴随着技术进步、经济活动发展而演化的,从早期的实物货币、商品货币到后来的信用货币,都是适应人类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作为上一代的货币,纸币技术含量低,从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术、新产品所取代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意味着央行不直接对个人开放数字货币。之所以选择二元结构,一位数字货币研究者曾向《财经》记者表示,在理论上,央行直接对个人运营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因为央行没有营业部,发行和经营是必要的,分工的效果更好。
2017年春节前夕,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进行公测,成为全球第一家进行此类实验的国家。
事后来看,当时的测试更多是做知识积累、技术储备,与真正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还远远不是相同的概念。首次公测之后,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进入了小步放缓节奏。
接近央行人士认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当年整顿币圈乱象,数字货币研发是否采用与币圈密切相关的区块链技术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央行推行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民间数字货币,如若进一步提速,需要考量更多因素。
2019年8月初,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中提到,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
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再次悄然提速。《财经》记者曾独家报道,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
对于二次提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现任所长穆长春在“得到”课程中表示,首先,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需要未雨绸缪。其次,现在的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成本都非常高,还需要投入一些防伪技术成本,流通体系层级繁琐,携带不便。
2020年8月,商务部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况扩大到其他地区。
2021年4月中旬,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到2020年10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金融数字化浪潮之下,数字人民币之所以能够领跑全球,一方面源于中国布局较早,另一方面源于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储备的实力。
搭建广阔零售应用场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作为金融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正在借助科技浪潮的力量进行全场景测试。
2020年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深圳罗湖千万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消息揭开了中国法定数字货币试水序幕。
随着深圳先行先试,数字人民币测试工作开始从票据交易平台对公领域向零售领域拓展。据《财经》记者了解,当时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场景涵盖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以及餐饮消费等类型。
2020年12月4日,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并进行场景升级,从线下消费场景跨越至线上消费场景。
此外,在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中,从参与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抽签活动的客户中选取部分人员参与离线钱包体验活动。
长期研究数字人民币的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透过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可以看到,中国数字人民币正在寻求新的技术突破,离线钱包支付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但是这项技术是非常难得的。
2020年12月29日,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申雪等活动体验者受邀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大兴机场线地铁票,并体验了使用数字人民币可穿戴设备钱包——滑雪手套“碰一碰”通过地铁闸机进站。
科技浪潮之下,巨头们亦积极参与。
蚂蚁集团旗下网商银行已经在盒马、天猫超市、上海公交等多个场景试点数字人民币;腾讯于2021年1月进行了相关试点尝试;在2020年12月的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中,京东、美团、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公司作为六家大行运营机构的合作方亮相。
此外,2019年开始,终端厂商华为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规范的编写和开发。2020年10月,HUAWEI Mate 40系列手机成为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
2021年5月,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人的支付宝接入数字人民币模板,被称为最大的数字人民币内测场景。
自2016年扫码支付重启之后,蚂蚁、腾讯借助自身的科技实力已经在国内开启过全场景支付尝试,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人民币测试场景主要以零售场景为主,那么需要支付宝乃至微信的支持,未来也不排除抖音、快手以及拼多多等新社交、电商平台加入。
巨头们的科技实力不容忽视。以蚂蚁集团为例,董事长井贤栋曾表示,蚂蚁链(蚂蚁区块链升级而来)连续四年每年全球专利申请数始终保持在第一名;在应用上,蚂蚁链已经助力解决了50多个实际场景的信任问题;在商业上,蚂蚁链目前每天的“上链量”超过1亿次。
浙商银行原行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向《财经》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主要发挥的是货币支付手段、流通手段的职能,追求的是畅通无死角。纸钞除了物理局限,对于收付双方没有任何要求。但数字人民币的流通和支付,收付双方必须有数字钱包,流通必须借助数字网络渠道。这就是为什么数字人民币发行前要进行大量场景测试的原因。增加营运机构就是为了流通和支付无死角。
对于数字人民币与先前支付体系的关系,周小川也在公开会谈上明确表示,DCEP(数字人民币)的研发队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等,还有电信营运商和几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参与研发,“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不存在谁取代谁的说法。
全球对标中的角色定位与挑战
自2014年中国央行率先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以来,全球已有近40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
事实上,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态度在2020年疫情之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疫情让这些经济体的央行开始意识到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的重要性。
2020年10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表示,“美联储正致力于谨慎、认真、全面地评估央行数字货币对美国经济和支付系统带来的潜在成本和收益”;欧洲中央银行发布数字欧元报告,表示将在必要时推出数字欧元;日本中央银行也发布数字日元报告,提出数字日元实验计划。
国际清算银行的一则问卷显示,在研究零售行CBDC的动机方面,发展中国家远远比发达国家更为强烈,提高支付效率和金融普惠性是零售CBDC的主要动机。
姚前认为,发达经济体的境内零售支付体系比较成熟,能较好满足公众的零售支付需求,央行数字货币对于境内零售支付的边际改善相对有限。因此,它们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目标,更多是改进与完善国际支付体系以及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少中央银行正积极探索利用CBDC方案改善跨境支付。
周小川近日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举办的“数字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新格局”系列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数字货币发展可以稳步慢慢向前推进。首先建立坚实的零售支付系统。在此基础上,先重点解决跨境旅游等经常项目的支付,同时尊重有些国家防止美元化的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不要基于强制,不要让人担心货币人民币化,央行要把主要精力用于维持跨境支付合作的清算环节。”周小川说,“未来在跨境支付上,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这个事实际上不那么简单,因为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宏观调控的情况,它需要有自己的货币主权,有的国家对于汇率制度上面还与别的国家不一样,有的国家还有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
数字人民币测试为何在中国首先在零售应用场景遍地开花?对此,周小川2021年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会举行的“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曾表示,中国是非常大的零售市场,数字人民币的起始点是做好零售系统,零售系统效率提高,是所有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从银行卡、信用卡再到扫码支付,货币电子化程度无论如何提升,人们依然习惯带有少许现金,以备不时之需。M0的数字化是否推动现金与数字人民币此消彼长?姚前曾表示,在较长时期内,数字货币和纸币将并存流通。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财经》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区别于虚拟货币和非银行支付工具的三个特点是法偿性、强制性和通用性,应通过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来强化这三个特性。
为此,董希淼建议从四个方面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
第一,鼓励多主体参与,下一步,可以将更多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加入到运营机构之列。
第二,实现多场景覆盖。在线上通过推送子钱包嵌入更多应用场景,在线下加快对商户拓展和原有机具改造,努力实现小额、零售支付的全场景覆盖。
第三,拓展多功能应用。
第四,开发多形态钱包。
尽管在场景应用中,数字人民币取得了先声夺人的进展,但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在国内是否能获得老百姓的青睐,打破此前支付手段已铺就的消费支付习惯,尚有待实践检验;在国外,则时刻面临“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甚至取代美元”的猜测和压力。
姚前认为,只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加上开放的技术策略,数字人民币方能具备优秀的品质,在未来与数字美元、数字欧元、数字日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李波表示, 打造数字化人民币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包括技术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化人民币业务”。
展,但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在国内是否能获得老百姓的青睐,打破此前支付手段已铺就的消费支付习惯,尚有待实践检验;在国外,则时刻面临“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甚至取代美元”的猜测和压力。
姚前认为,只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加上开放的技术策略,数字人民币方能具备优秀的品质,在未来与数字美元、数字欧元、数字日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李波表示, 打造数字化人民币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包括技术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化人民币业务”。